商標轉讓中應做商標風險排查
商標是企業商譽的集中體現,隨著企業知識產權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國商標申請量也逐年遞增。企業或個人申請注冊商標,勢必要考慮其欲申請注冊的商業標識是否與商標數據庫中海量的商標構成相同或近似,申請難度較大。企業或個人想快速獲得商標,商標轉讓是一條捷徑。然而,受讓已注冊商標也并非沒有任何風險,已注冊商標同樣可能存在被無效宣告或撤銷的可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宣告無效的注冊商標,該注冊商標專用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在此情形下,不僅受讓人受讓商標的目的沒有達到,反而可能損失轉讓費,甚至被在先權利人起訴,承擔賠償責任。盲目受讓商標后的經營活動中,投入越高,品牌商譽積累越多,損失可能越大。
在商標轉讓過程中,首先應當對受讓商標選取專業機構進行評估,登錄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對受讓商標的狀態進行風險排查,也可以通過專業的智能檢索平臺進行在線排查,如果待受讓商標存在被提出無效宣告或撤銷、抵押或者許可等,則應考慮是否繼續受讓該商標。對于轉讓方而言,其在注冊以及轉讓過程中,均應對商標可能存在的瑕疵進行評估,以有效防止商標轉讓后的法律風險。
其次,對商標轉讓人的主體資質進行審查,審查轉讓人是否系受讓商標的權利主體,以及該主體是否具有轉讓商標的真實意思表示。另外,審查該商標權主體的涉訴情況以及是否有惡意注冊商標等情況。
最后,轉讓方與受讓方應在合同中對受讓商標的權利瑕疵風險進行明確約定,如出現商標被撤銷、無效或被案外人起訴承擔侵權責任等情形,明確轉讓款、侵權損失賠償的負擔等條款,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