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攻鼓子”注冊文化商標并獲國家專利
9月24日,記者從武威市知識產權局獲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涼州攻鼓子”成功注冊文化類歌舞藝術商標并獲國家專利證書。
“涼州攻鼓子”是帶有涼州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習俗的民間鼓舞藝術,流傳于武威市涼州區四壩鎮一帶。1986年6月,被國家文化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及中國舞蹈家協會聯合編纂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一書收錄。2008年10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楊門元被確定為“涼州攻鼓子”國家級傳承人。
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核發的第34346858號《商標注冊證》上看到,“攻鼓子”商標以鼓舞藝人形象為原型,圖案上的人物服飾獨特,斜背腰鼓,雙手高舉,造型優美。人物手臂與腰鼓之間,設置“攻鼓子”行草體文字標識。商標整體設計頗具匠心,典型地體現了“攻鼓子”民間舞蹈藝術的神韻與特質。
除《商標注冊證》外,國家知識產權局還核發了“攻鼓子服裝”(專利號:ZL202130154913.X)和“攻鼓子頭飾”(專利號:ZL202130078015.0)的《外觀設計專利證書》。
武威市國家級非遺項目“涼州攻鼓子”國家級傳承人、涼州攻鼓子藝術協會會長楊門元告訴記者,協會多年來利用農閑時間進行攻鼓子培訓,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先后培養攻鼓子表演人員600余名。攻鼓子先后參與《西部之舞》《八千里路云和月》《望長城》等十余部影視劇拍攝,榮獲全國廣場舞群星獎銀獎、全國民間藝術大賽金獎、甘肅省“五個一”工程獎、敦煌文藝獎等多項殊榮。2020年11月,“涼州攻鼓子”成功入圍第十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優秀民間藝術表演“山花獎”,被譽為“西部鼓魂”。多次參演省市區各項重大活動,受到國內文化旅游界好評,堪稱武威市文化旅游界的一張靚麗名片。